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职场上,大多数人都懂得先做个计划,在开始工作,但是现实是有时候明明做好了计划,实现的却寥寥无几,平凡的你是不是也会陷入迷茫为什么明明计划好了,却最终还是实现不了?
大途人才网小编建议仔细检查你的计划,通常是不是会出现这几个情况:
1、计划太完美。
为了完成一定的工作项目,所有的细节都事先计划好了,甚至精准确定到在某一周、某一天、某几小时内要完成的内容。
但是你在制定一个非常详细的待办事项清单上就已经在浪费你的时间了,怎么还会有时间去实现它?
解决思路:
如果这是一个短期的目标,比如一个月,或者一个星期,可以精细化工作项,但不需要细化到具体某小时,迫使自己进入一个死胡同;
如果是较远的长期目标,则粗放一些即可,计划好时间节点,例如每个季度做一次复盘,半年重新检查计划的可行性之类。
2、目标不明确。
“我要一年读完100本书”,“我要30天内完成一部短篇小说”…… 做计划时兴致勃勃,目标实现起来太难马上就放弃了有木有?
看似励志的目标实在太多人设了,但读完100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一部小说?为了做而做,往往连开头都没开始就放弃了。
解决思路:
目标定为 “今年日语要考到N3,完成考级需要完成100套测试题,平均每个月完成10套题,每周完成1~2套题并学习解题思路”,是不是对如何执行更清晰一些?
3、急于求成。
现在的人都容易浮躁,沉不下心来,定了计划就急于看到结果,看到“7天学会ps”,“ 30天成为excel大神”,这样的内容就心动不已。
拜托,如此神速就成为大神还要上课干嘛?目标距离太远而时间定得太短容易击退激情,典型的三分钟热度。
解决思路:
在制定计划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客观因素、自身条件和实现目标的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地制定目标。
4、没有考虑风险。
有些人定了计划就死守着计划去执行,却没有考虑到计划期间可能面临的风险。我们都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也许定好计划隔天就被某件事耽搁了,或者执行到一半才发现计划行不通,如果不把可能出现的变故也考虑在计划周期内,这份计划将无法进行下去。
解决思路:
制定计划时要留出弹性的时间,来应付可能发生的意外,例如原本每天反馈的任务改成每周,并留出足够充裕的空白时间,用于机动调配。
说到最后,小编觉得有没有计划,这不是最重要的:制定了,就要去实施,还要会灵活应变;不制定,那就踏踏实实过好每个日子、勤勤恳恳做好每项工作!还是那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