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漫长,带有一下习惯的人往往职业生涯发展不顺,难以得到晋升与加薪的机会,因此,想要感觉活得更高的职位,赶快改掉这三个坏习惯。
习惯一:消极被动
消极被动的人,在对外界进行反应时,会忘记这一点:外界环境的刺激与我们的行为反应之间,有一个可大可小的空间,我们在这个空间中填充的内容,使一切变得不同。这就是艾利斯理性情绪疗法中著名的ABC理论。
有一首歌《lost》,其中两句歌词写明白了刺激和反应之间是有选择的:
只因为我正在失去,并不意味着我已迷失自我。
只因为我正在伤痛着,并不意味着我已伤痕累累。
举一个例子:别人想激怒你时,你可以选择从一个高的视角,客观地俯视那个人和你,思考一下他想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你的不同反应,会对你和他以及论题或事件的进展,产生什么效果等等。
或许谁都不希望完全被人控制,所以“别人想让你生气你就生气”也并不是不能避免的。
别忘记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空间足够我们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当然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我们会认为有很多没有选择的情况,重要的选择可能就更少了。其实更准确点说是许多情况下或许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只有一个可能的选项。
这种情况看似简单,但却很可能因为无法选择而引起很多情绪和态度的改变并产生焦虑。这时候“just do it!”就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许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习惯二:没有目标
这个很好理解,但很难解释清楚。
因为“没有目标”的情境我们很容易遇到,“有目标”也不难做到,真正难做到的是以下的一些判断:什么时候该有目标什么时候不该有目标,怎样设定和区分对待大的目标小的目标不大不小的目标,各个目标之间分别要分配多少精力去追求,需要坚持多长时间来实现目标,是否需要近乎于倔强的坚持等等。
这些判断需要我们有丰富的阅历。
很多人总说有目标不去行动也白搭,而且大多数人确实是有了目标不去行动的。那么有没有办法能让我们有了目标就去行动并且坚持下来呢?我认为就是上面的办法,认真思考你的目标,把上面的还有更多的选择题判断题都做完,在心里(最好是写下来)完成一份详尽的目标分析报告,真正在内心中接纳你的目标。
当你为你的目标投入了这么多时间精力去研究思考讨论并且确认之后,你就不会想轻易放弃了。放弃成本大啊。
如果只是说一句:“我要怎么怎么样!” 这种目标几乎一定不会达到的。你的内心就没有认可这个目标。
如果上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像叔本华或尼采那样思考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有没有目标;或许会体会到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的感觉。如果说“人生没有意义”,对你意味着什么呢?
个人觉得更好的办法不是局限于人生到底要不要有目标,而是试着“找一个合适的目标”,看看是否对你有帮助。我已经习惯了带着目标生活,这样会使我更幸福;虽然不时还是会去想那些终极问题。
习惯三:来什么做什么
做事之前需要分清轻重缓急,但对于多数人来讲要走很多的弯路才能认清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紧急的。在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时,思考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思考的时间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机会成本(有可能想来想去时机就错过了)。所以长时间锻炼出来融在自己血液里值得自己信赖的直觉有时候更加重要。
就算我们分清楚了事情的四种类型(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怎么样对不同的事分门别类进行时间管理还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
Copyright © 2021 瑞安招聘网 www.razp.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 浙ICP备20010856号-1
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简历,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不得将瑞安招聘网信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了解瑞安人才、招聘信息就上瑞安招聘网!致力打造瑞安一站式招聘求职平台! EMAIL:service@razp.com
温馨提示:招聘单位无权收取任何费用,请求职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按劳动法规保护自身权益,警惕虚假招聘,避免上当受骗!